一、标准发布
2025年7月30日,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、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江苏省地方标准发布公告2025年第9号(总第236号),《城市照明智能化系统建设标准》(DB32/T5171-2025)正式发布,2026年2月1日起实施。该标准是国内第一部涉及城市照明智能化系统建设的地方标准,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,填补了行业空白,适用范围包括设计、应用、施工和验收等系统建设的各个环节;内容覆盖集中控制、单灯控制、智慧多功能杆和数字化管理各方面。
该标准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,主编单位为:江苏省照明学会、南京理控物联技术有限公司;参编单位为:苏州市市政管理中心、常州市城市照明工程有限公司、扬州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、淮安市城市照明管理服务中心;主要起草人为:王海波、黎晓明、麦伟民、李淼、王士标、智煜、金伟民、夏学荣、凌伟、贺新军、傅业龙、李瑶、黄韬、肖勇强;主要审查人为:王幸强、刘磊实、庄晓波、房树森、张利国。
二、编制目的及过程
从常州和无锡等地的“三遥”系统开始,江苏省城市照明智能化系统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,已有三十多年的历程。近些年来,无线通信、物联网、智能化等新技术飞速发展,相关新产品也在江苏的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,但标准的缺失制约了江苏城市照明智能化系统的建设。为规范和引导江苏城市照明智能化系统建设,推进城市照明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,推动精细化按需照明和节能减碳,结合江苏省实际状况,编制并发布江苏省“城市照明智能化系统建设标准”恰逢其时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该标准由江苏省住建厅于2021年8月立项,经历了以下八个主要阶段:1)项目启动、团队组建及大纲编制;2)广泛调查研究充分讨论完成标准初稿;3)省标准站组织召开初稿审查会;4)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;5)省厅组织召开送审稿审查会;6)结合专家意见修改形成报批稿;7)省厅组织召开标准公平竞争审查会;8)编制团队修改提交标准最终的报批稿。
三、主要内容和创新点
该标准共9章,主要技术内容包括:1)总则;2)术语;3)总体设计;4)系统平台;5)集中控制器;6)单灯控制器;7)智能网关;8)系统施工;9)系统验收。
该标准的主要创新点有:1)创新引入物联网概念,提出城市照明智能化系统的定义和组成架构,将原先城市照明实践中分散建设的集中控制、单灯控制、智慧多功能灯杆、数字化管理等融合成一个综合的城市照明智能化系统,要求统一规划,避免重复建设;2)从确保城市照明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,首次提出路灯电缆和灯杆漏电监测报警功能以及系统的安全性要求;3)根据国内近十年的实践,明确提出集中控制、单灯控制、智慧多功能灯杆子系统宜分别采用4G、4G Cat.1、光纤公网通信方式;4)创新提出系统巡检在线率等关键技术指标;5)提出能耗和亮灯时间统计、分析的要求,为城市照明的节能减碳提供数据支撑。
后续,江苏省照明学会将根据江苏省住建厅的要求组织召开标准的宣贯会,欢迎大家关注相关的通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