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2025年09月08日 星期一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/公告
新闻资讯
公告
竺山湖隧道:照明“黑科技”打造数智通途
点击次数:4124   更新时间:2025-09-05   【打印此页】   【关闭

2024年12月,由无锡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341省道无锡马山至宜兴周铁段机电工程YMA75标段顺利完工,国内最长干线公路水下隧道——竺山湖隧道正式亮灯通车。如今项目已平稳运行8个月,该项目作为标杆项目具有技术创新价值与行业示范意义。


01.png


竺山湖隧道全长7.81公里,双向六车道带硬路肩,设计速度为100公里/小时。自通车以来,这条隧道彻底改变了锡宜两地的交通格局:将原先需绕环太湖公路和342省道的“曲线”道路拉成“直线”,实现5分钟“丝滑穿湖”,出隧道后与宜兴范蠡大道快速路“无缝相连”,锡宜两地全线无红绿灯快速通行,极大提升了区域交通效率与出行便利性。该项目共安装隧道照明灯具2万盏,其照明系统的创新设计与稳定运行,成为隧道安全畅通的重要保障。


  • 运用AI消除驾驶员视觉暗适应与视觉明适应逆变危险

为解决车辆驶入或驶出隧道时亮度突变引发的“黑洞效应”或“白洞效应”,无锡照明研发应用的隧道照明控制AI智能调光系统,在8个月的实际运行中展现出卓越性能。系统通过36个智能调光终端,实时敏锐“感知”自然光线变化并精准调整亮度:晴天保持80%亮度、阴天调至70%亮度,遇紧急事故,照明设施可瞬间切换至100%亮度,有效规避视觉盲区风险。这一技术方案不仅显著提升行车安全性,更深度契合“智能节能、按需照明”理念,为行业提供了隧道动态照明的实践范本。


02.png


  • 开发新型灯具,采用新型安装模式,有效消除隧道照明的眩光问题

该隧道照明首次采用新开发的反射型LED线型灯,经过8个月的实际使用验证,“见光不见灯”的视觉效果持续稳定。相较于普通LED灯具的强刺眼光源,该灯具通过反射腔漫反射技术,使光线更柔和、均匀度提升30%以上,有效缓解驾驶员长时间行车的视觉疲劳,营造出更舒适的驾驶光环境。这一创新应用为隧道照明品质升级提供了新方向。


03.png


  • AI智能除湿,有效延长照明设施使用寿命

作为国内最长湖底干线公路隧道,潮湿环境是照明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挑战。项目配备的配电箱智能除湿器,在8个月的潮湿环境考验中表现突出:可根据隧道内温度、湿度实时变化自动调节制冷片功率,将配电箱内湿度精准控制在最佳范围,彻底解决潮湿导致的设备故障问题,有效延长照明设施使用寿命。这种针对特殊环境的定制化防护方案,彰显了照明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前瞻性,为“数智隧道”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。


04.png


竺山湖隧道照明项目历经8个月的平稳运行,其智能调光、舒适照明、环境适配等技术创新成果已得到实践检验,不仅为锡宜两地交通出行提供了可靠的照明保障,更成为国内隧道照明工程从“建成投用”到“长效运维”的标杆案例。


df8af5c4766a996449ed407826ab1d0.png


728f0a7258e7f45d80f0661357ecaa3.png


0000.png

Copyright © 2017 江苏省照明学会 版权所有 网络实名:江苏省照明学会 苏ICP备13056405号-2 技术支持:南京雨泽网络 查看旧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