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/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从军工保密到民用爆发:中国植物照明芯片的逆袭之路
点击次数:60186   更新时间:2025-07-11   【打印此页】   【关闭

来源:中国之光网

深藏地下的“光子密码”


2008年,青海某地下军工基地,一组代号“红光7号”的LED芯片在密闭舱内点亮。彼时,这些用于特种作物培育的芯片被列为机密装备,光效不足1.2μmol/J,成本高达每瓦300元。15年后,同样基于红光芯片技术的三安光电量子点LED,已照亮迪拜沙漠中日产20吨蔬菜的超级植物工厂,光效突破4.2μmol/J,成本降至每瓦0.3元——这是一场跨越军民鸿沟的技术长征。  






01

军工襁褓期(2000-2010)

从零起步的“红光突围”


军事需求催生特种光源


战略背景:高原边防部队急需新鲜蔬菜,传统高压钠灯体积大、能耗高  


技术突破:中电13所研制首款军用植物LED(波长660±15nm) 


采用砷化镓(GaAs)衬底材料  


耐寒-40℃至+70℃极端环境  


寿命5万小时(同期民品不足1万小时)


技术封锁下的困境


指标

美国Cree(2005)

中国军工(2008)

红光光效

1.8 μmol/J

0.9 μmol/J

波长精度

±5nm

±15nm

芯片失效率

<0.1%

>8%


关键事件:


2007年,某研究所工程师走私被捕,试图将美国MOCVD设备图纸带回国,折射出装备受制于人的困局。  






02

军民融合期(2011-2018)

芯片国产化的“三大战役”


设备攻坚战:MOCVD国产化


破局点:中微半导体研发出Prismo系列MOCVD设备  


温度均匀性达±0.5℃(超越德国Aixtron)

外延片波长波动从±15nm降至±7nm 


产能爆发:2015年中国MOCVD装机量占全球38% 


材料突围战:从蓝宝石到硅基氮化镓


衬底材料

军工应用

民用转化成果

蓝宝石

雷达窗口材料

LED衬底成本降60%

碳化硅

导弹整流罩

高导热芯片基板

硅基氮化镓

舰载激光器

植物照明大功率芯片


案例:  


三安光电2016年量产硅基红光芯片,打破美国Lumileds垄断,使660nm芯片价格从$0.8/颗降至$0.3。


封装升级战:军工级可靠性下放


航天封装技术:  


金锡共晶焊接(气密性提升10倍)  


陶瓷基板替代树脂(耐湿热寿命>10万小时)  



民用突破:  


木林森采用军工封装工艺,植物灯故障率从12%降至0.7%  






03

民用爆发期(2019至今)

全球市场的“光子革命

技术反超:量子点芯片弯道超车


军工基因:量子点材料原用于导弹红外制导滤光片  


民用爆发:


参数

德国Osram(2021)

三安光电(2023)

光效

3.6 μmol/J

4.2 μmol/J 

波长精度

±3nm

±1nm

成本

$0.35/颗

$0.18/颗 


应用场景:  


新疆克拉玛依沙漠农场采用三安量子点芯片,番茄年产量达45kg/m²(超荷兰温室32%)


产能统治:全球供应链洗牌


设备自主:中微MOCVD市占率达68%  


芯片产能:2023年中国占全球植物照明芯片产量的76% 


专利逆袭:红光芯片领域中国专利数超美日总和  






04

逆袭密码

军工技术转化的三大范式


材料复用:从导弹到麦田


砷化镓:弹道导弹整流罩 → 高光效红光芯片衬底  


氮化铝陶瓷:相控阵雷达基板 → LED散热基板  


量子点:红外隐身涂层 → 窄光谱激发材料 


工艺降维:十倍级成本压缩


军工工艺

民用转化效益

真空钎焊

芯片良率提升至99.8%

等离子体刻蚀

外延片成本降87%

原子层沉积(ALD)

芯片寿命突破10万小时


标准输出:从跟随到定义


国际标准:中国主导制定IEEE P2023植物光照安全规范  


检测体系:国家电光源质检中心建成全球最大植物光电实验室 






当“红色光子”照亮绿色田野


从青海地下基地的机密项目,到迪拜沙漠里的“中国光芯”,这条逆袭之路凝聚着两代人的坚守:军工人用十年突破MOCVD设备封锁,农科团队在新疆荒漠验证芯片可靠性。今天,当三安光电的量子点芯片驱动全球1/3的植物工厂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突围——更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,牢牢握在自己手中


Copyright © 2017 江苏省照明学会 版权所有 网络实名:江苏省照明学会 苏ICP备13056405号-2 技术支持:南京雨泽网络 查看旧版